江西今年主汛期降雨与往年总体持平
5月6日,由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减灾办、省应急管理厅共同主办的江西省2022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昌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江西已进入汛期,据预测,赣江上游、信江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不能排除鄱阳湖洪水与长江洪水遭遇的可能。-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谢梦丽/文
鄱阳湖洪水可能与长江洪水遭遇
会上,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李世勤介绍说,江西今年主汛期降雨总体和往年持平,时空分布显著不均,前少后多,有集中期,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常年偏多,台风影响个数略偏多,强度偏强,赣北赣中雨季结束偏晚。
今年赣江上游、信江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后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同时,近年来极端暴雨天气多发频发,江西发生极端暴雨天气存在可能。根据赣北赣中雨季结束偏晚预测,不能排除鄱阳湖洪水与长江洪水遭遇的可能。
李世勤表示,根据预测情况,今年防御重点将放在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防御,短时强降雨造成的城乡严重内涝的防御等方面。
全省将开展防汛风险隐患再排查
会上,李世勤对江西省将采取何种措施防范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做了相关介绍。他表示,我省将开展防汛风险隐患再排查,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加密组织防汛会商,针对不同过程的暴雨洪水特点,科学分析研判防御重点,全力做到精准施策。
与此同时,我省正在积极推进乡镇应急能力“六有”(有机构、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村级应急能力“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建设。充实装备物资、落实救援力量、加强培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够科学高效开展应急处置。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针对全年10轮强降雨过程,我省2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探索实施“6、3、1”预警叫应转移工作机制(即强降水“省级6小时风险预警、市级3小时风险通报、县级1小时风险叫应”工作机制),提前转移避险安置9.8万人,实现无人员伤亡、无重大险情的积极成效。
5月12日应急演练将展示一批高精尖装备
记者了解到,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网络有奖答题活动、“查隐患、保安全”随手拍活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以及防灾减灾宣传“五进”活动,动员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拓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同时,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将进行危化品泄漏、城市内涝、堤防险情、尾矿溃坝、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分项演练。此次演练将展示最新配置的救援物资和装备,大多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例如“中国应急九江号”大型水上应急救援工程船、大型方舱移动指挥车、长航时无人机、“龙吸水”排涝车、智能救援机器人、动力救生圈、动力舟桥、卡-32和AC313直升机等高精尖装备。
联系我们| 有关法律声明 |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大江舆情研究中心 |